“养鱼先养水”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开发循环水养殖

2014-05-14 18:33:17 admin 178
来源:《中国渔业报》记者 海贝 / 时间:2009-4-22 11:09:27
  据三农在线2009年4月22日讯 今年49岁的张树森,喜欢跟人谈论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滨海大道西侧的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因为在他眼里,这个中心是众多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承载着多方的期望。
  惨败悟出“养鱼先养水”
  10年前,张树森经营房地产,10年后,他从事水产养殖。张树森说,当年市场调研时,发现水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大,特别是海产品。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水污染,我国近海的捕捞量日趋减少,渤海湾已无汛期形成,塘沽、汉沽的渔船大量减少,大批渔民得“转业”。海洋监测专家曾痛心警告: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遏止污染,10年后,渤海将变成地球上的另一个“死海”。那时,即使不向渤海排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需要200年的时间!也许是潜在的商机也许是社会责任,张树森告别了房地产,干起了海水养殖。2000年初,张树森注册了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从“盖房子”转向了海水养殖。
  起初,他与人合作养虾,一场偶来的虾病赔了70多万元。后来,他又开始试验海水工厂化养殖牙鲆鱼,没想到买回的牙鲆幼苗水土不服,1周内,100万尾鱼苗全军覆没,又赔进200多万。 
  两次惨重的损失,使张树森开始总结经验、教训,求助于科技。除天津市科委和塘沽区科委提供了大量帮助外,他自己还跑有关科研单位搞合作,招聘技术人才,研究失败原因。*终,他找到了“养鱼要先养水”。
  合作研发先进养殖技术
  “养鱼先养水”在当时很少有养殖户重视,而实践证明,这一前瞻性的理念,值得每个渔业人谨记心头。
  经过2年的运行,张树森发现养殖场的海水处理系统存在处理能力不强、水面上悬浮物累积过多,溶氧含量低,难以提高养殖产量的情况。由于没有有效的灭菌设备,养殖池里细菌、寄生虫等病害严重。当时,塘沽区科委针对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建议张树森走产学研联合研发之路,天津市科委批准以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张树森的公司)为母体,采取技术入股的形式,与天津农学院、天津市水产研究所、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共同组建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中心一成立,作为主任的张树森就组织科技人员对在建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做进一步改造和升级。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健康、环保、节约的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在日本、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已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如今这些国家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已能做到比传统的流水养殖模式节水95%以上。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展较晚,起步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设施、工艺,还是产量、效益等方面都与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
  针对原养殖系统存在的问题,中心的科研团队参照国外成功经验,主要对养殖系统的消毒处理和废水处理环节进行科学改造和技术升级。海发公司又先后筹资将中心近几年循环水养殖的*新研究成果和国外先进技术,综合应用到技术改造中。通过增强系统的生物、物理处理能力,消毒灭菌及自身循环能力,使养殖系统的技术和设备得到升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造后的系统完善了设备组装配套,NH4-N、NO、pH、有机悬浮物、COD等指标都有显著改善。通过在系统中添加筛选后的益生菌,系统中的弧菌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使系统中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情况大大减少;通过提高养殖密度,养殖系统的单位能耗由原来养殖每千克海水鱼所需的13.55千瓦降低到了7.54千瓦;石斑鱼、牙鲆等海水鱼的养殖死亡率明显降低,饵料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养殖产量从目前的每平方米水面15公斤增加到30公斤,成活率维持在90%以上。技术改造使海发公司新增生产能力24万公斤,新增产值2400万元,新增利润1400万元,实现了第一步跨越。
  2007年,中心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改造和升级彻底完成。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比较系统地研究解决了循环水养殖技术、苗种繁育和循环水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总结和探索出一套工厂化全封闭自循环海水养殖新模式。
  攻克难关突破育苗难题
  水处理能力提高后,育苗成活率低的问题显得比较突出,原来的育苗成活率不高,牙鲆苗种白化现象严重,*严重的一次育苗白化率竟达到了50%,严重制约了养殖发展。在塘沽科委的举荐下,工程中心申请到了天津市科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海水鱼工厂化健康育苗技术的研究。
  科研小组从育苗过程中的生物饵料的培养和营养强化入手,引进和吸收了欧洲育苗厂先进的生物饵料培养和强化技术并进行创新,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饵料培养系统,并制定严格的技术规范,对育苗过程中的生物饵料进行营养强化,以及在育苗过程中对幼苗进行颗粒饵料驯化。3年来,海发公司共计生产牙鲆、大菱鲆苗种400万尾,石斑鱼苗种100万尾。
  打造科技园实现“二次飞跃”
  2008年,对于张树森来说,是多喜临门,中心经营多年的海水鱼封闭内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技术改造,在2007年度天津市塘沽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盼望已久的滨海海水养殖科技园区规划建设获得天津市政府批准立项;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天津海洋技术研究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全面合作协议成功签订,这两项科技项目全部进驻园区。这些预示着成立6年的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将实现第二次飞越。
  占地21公顷的滨海海水养殖科技园研发区内,4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养殖车间是重要组成部分。该车间用“智能化”的方式进行海水养殖,水温、饲料投喂、环境酸碱度监测等关乎“鱼虾宝宝”们健康成长的各项指标都随时处于电脑监控之中,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养殖过程的精准生产。
  看着耗时7年,亲身参与的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张树森有了别样的感慨: “在我们周边大大小小的海水养殖企业不下百家,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好多企业像洗牌一样被淘汰出局了。我*深的体会就是,只有相信科学、掌握了现代养殖技术,才能稳坐钓鱼台。”
首页
产品
案例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