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找到膜处理浓缩液消纳途径

2014-04-20 18:14:16 admin 262
来源:《江苏商报》记者 孔琪 王亭文 / 时间:2013-12-19 7:54:40
  据南京报业网2013年12月18日讯 2003年,在距离常州市中心约38公里,位于武进区雪堰镇浒庄村夹山南麓的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成立。
  历史的巨笔一挥,岁月荏苒走进第10年。
  现在的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生活垃圾填埋设计总库容为478.6万立方米,可使用年限(考虑焚烧因素)25.6年。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建设,已建成改扩建、二期和续建三项工程,投资1.73亿元,可用库容为174.9万立方米。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要求,建有填埋作业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管理区。填埋作业区由雨污分流系统、水平防渗系统、填埋气体导排与处理系统和渗滤液收集与导排系统构成。渗滤液处理采用“水质均衡+预处理+两级膜生化反应器(MBR)+深度处理(NF/RO)+浓缩液蒸发”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550吨/天,采用BOT方式建设和运行,出水水质达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表3标准。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获得了国家Ⅰ级生活垃圾填埋场称号。
  在逐步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如何实现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快速发展一直是摆在全体人员面前的课题。
  而在当时,在垃圾处理等方面,全国各城市并没有一个能提供样本甚至是借鉴的例子。
  “全寿命”垃圾填埋就是这样。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史东晓告诉记者,当时城市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困扰全世界所有城市的难题。他们在常州市城管局、市科技局的支持下,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总院合作引进国内领先的“全寿命管理”理念,就是视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一个“生命体”,将其从“生”到“死”整个生命过程分为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封场建设、后期保养等四个阶段。常州的这一做法属全国首创。
  2007年11月,完成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全寿命管理研究》的研究工作,获得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成果在行业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填埋场的建设、运营、封存和后期保养有较好的示范作用,使填埋场*大限度地发挥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于国内同类型的垃圾填埋场。
  2013年4月,通过《纳滤(反渗透)浓缩液回灌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找到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浓缩液处理方式,能有效地降低运行成本,对保障渗滤液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今年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又成功申请到了两项市级科研课题。一是科技支撑研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二是应用基础研究——《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系统结垢成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获得市级科研资金资助15万元。
  面对未来,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全体人员唯有选择继续前行。
  在他们的脑海中,一张更大的蓝图已然铺开。
  渗滤液提标扩能BOT项目处理规模为550吨/日,垃圾渗滤液处理采用生化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要求达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表三排放标准。项目土地无偿提供中标单位成立的项目公司使用,项目特许经营期20年(含建设期)。
  常州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填埋场为分期建设,库区设计总库容约45.3×104立方米有效库容为40.7×104立方米。一期工程设计库容为10.6×104立方米,有效库容为10.3×104立方米。填埋服务总年限为16年,一期工程服务年限为7年。一期平均建设规模(2010~2016)为16400t/a,其中固化处理8700t/a,直接填埋处置7700t/a。
首页
产品
案例
电话
联系